411、番外 皇帝都会用帝炁(15)(1 / 2)

深仇大恨面前,叨逼叨完全没有用。

就是打金国,咬死了要打金国,金国派了无数细作疯狂散播谣言鼓动人心,弄的人心惶惶,一起宣战打不赢,又好像打其中任何一方都是向另一方低头,为了让宋人手脚之乱,辽金两国一起努力,激发宋人对所有外国的仇恨。

不只是直接交战、敲诈勒索的辽、西夏、金三个国家,以前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帝,都要硬扯一个侮辱宋朝和宋人、觊觎宋人技艺高超物产丰富想抓去当奴隶的问题。

此举不只是为了扰乱军心民心,更是期待赵匡胤能为了稳定军心说出他帝炁的作用。

金人很迷恋他的香气,私下也有猜测,可能是他重文轻武,就有了些翰墨香,但这玩意必有用处,肯定有神异之处。就像是李隆基的鼓——别人都以为那鼓没有特殊用处,其实是他们不知道,那鼓的音色胜过阴间阳间的一切鼓,使人听了如听仙乐耳暂明。

赵匡胤自从确认了香气的作用之后,就对自己的香气爱若珍宝,这香味只消磨别人的斗志,不会消磨自己的斗志。像寇准、王安石、岳飞等立场坚定的文臣武将也拿来试过,会稍微削弱一点杀心,但斗志依然在。

即便是国内民心涣散,军心动荡时,他也告诫左右,这机密绝不可以外泄。等到战场上神兵天降,和刘娥打一波配合。

他只是约见了耶律阿保机,和他歃血为盟,发誓一起针对金国,在我们打金国期间,任何矛盾都是次要的。旋即誓师出征,以岳飞为元帅,统帅三军。

和此前所有骁将一样,岳飞的背嵬军依然追随他,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他在北宋将领中未必名列第一,但名声最大。

赵匡胤就是登台拜帅、誓师出征时封他为武王,民心大振,军中隐隐有些争风吃醋。此举在实行之前争议很大,可是谁都没想到,这样一来,有不少陷落在辽金两地的百姓,本来胆怯的留在阎君治下,或是投奔到汉武帝、唐太宗这里,听说他们打仗总能赢。现在一听说岳飞被平反封王,纷纷扶老携幼前来投靠宋朝。

宋朝在仁宗之后,就因为赋税太高,导致很多百姓生前当了流民,死后也不想去,跑来投奔宋国的鬼魂越来越少。

单凭岳飞一己之力,把百姓的人数翻倍。

这就有人开始酸他,暗戳戳的和赵匡胤说:岳飞将来可能想要取而代之,他有这个基础。一半百姓是为了他来的,您品,您细品。

赵匡胤:“这个人是金国派来的细作,和秦桧一样。”

王对王,将对将。

这是两个不同的战场,皇帝互拼占据了一半的战场,将领却能带兵攻破各个城池,抢走里面的百姓和钱粮。

单点突击时有孤军深入的危险,拉长战线会导致分兵,但这两种战法也有妙处。

留下了赵煦赵顼看家,早有别的朝代,试图让宋成为附属国、臣国,唐朝甚至还用‘只要你答应成为属国,我们帮你打辽金’作为利诱,赵匡胤始终不愿意。带着刘娥走了。

完颜阿骨打:“行吧,没能挑动内乱,知道他们明确的出征日期和攻击目标也行,这都是军事机密呢!赵匡胤不敢再失信于民。”

完颜晟:“真可惜,赵光义没出来。”他要是出来了,我往阵前一站,他们的心都要碎了。

“哈哈哈哈哈。”

别的皇帝们议论纷纷:“赵匡胤一直在打西夏、打辽国,我们怎么总觉得他不爱动武呢?是不是人间的行为和阴间的影响弄混了?”

“应该是。赵匡胤不弱。”

“哎,这固有印象可不好,容易判断失误。”

李世民都急得慌:“你突袭!突袭啊!”誓师出征之后谁规定皇帝必须跟着大部队行动?唉。

武曌:“陛下急什么?”

李世民头疼的躺着,被儿子揉头:他要是愿意成为属国,我教他怎么突袭。

长孙皇后:“赵匡胤心高气傲,你非要属国么”

“秦始皇能有曹魏作为属国,汉朝能有刘汉作为属国,我怎么就没有呢?”这在尊严方面有点欠缺,属国这种东西,证明了一个国家够不够大,够不够强。

而且我想打金国,没有借口,距离又远,如果没有合理的借口不好沿路借道。

宋朝誓师出征,辽国没有。

辽国只是佯装倾巢而出,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悄悄到了金京城外的庙宇中。

你说巧不巧,这庙的住持是辽国的人。

三天后后兵临城下,当然不是金国京城城下,赵匡胤和整个宋朝的元帅将领即便是势如破竹,也没这么快。

刘娥跃跃欲试,几次被赵匡胤按了下去。

金国疯狂继续就大伯带着侄媳妇出征的事造谣生事,还援引李隆基和杨玉环(相比之下赵匡胤的绯闻更靠近伦理道德),以及赵匡胤霸占小周后的故事。

听说这谣言的人:???不是太宗霸占小周后吗?

《熙陵幸小周后图》指的是赵光义,造谣是为了骂他不道德,什么缺德事都能干出来。

因为是亲兄弟,就李代桃僵,一个谣言随便用?

刘娥反而按捺下去,奉劝他不要发怒,他们急了他们急了他们急了。

转眼就到了战场上,双方骂战,开始抢占道德制高点。

宋方论点:靖康耻犹未雪。

金方论点:我没也没想到宋国这么弱啊,你们自己皇帝傻。说道皇帝的道德问题,看看我们太宗,再看看你们,还有刘娥,她随军出征能有什么用?不是我们龌龊,是这个事没有别的解释。

刘娥今日格外打扮了一番,薄施脂粉,淡扫蛾眉,不论赵匡胤愿意不愿意,她反正是拿了一套龙袍穿。又是在中年时,风韵正盛,手里拿了一块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