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这几年,瑞和一直没有动手。没办法,孙侧妃当年就受宠,这些年又接连生育,总共生了四子三女。当年的成王妃被她压得直不起腰,所出嫡子又在早前动荡那几年里死于暗杀,成王说嫡子死于大元朝派来的细作,这的确为成王攻讦京城那位皇帝了又一依据,但对成王妃来说,儿子的死带走了她所有的期望。好在她娘家不是什么小门小户,在成王追逐霸业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于是成王称帝后成王妃也坐上了皇后之位。与此同时,孙侧妃成了孙贵妃,她的兄长自然也随着高升。
据说燕帝很宠爱贵妃,对贵妃的兄长也很信任。瑞和虽然只缩在工部,但他耳目不少,对朝廷上的事情了如指掌,比如他就知道财政的问题早就成为皇后一脉攻击贵妃一脉的重要话题,特别是北地的税收,一年年下来只收回那么一点点,都说是孙大人贪墨了。闹来闹去,却不见燕帝处置孙大人,可见他对贵妃的兄长很信任。
在这个时候,燕帝让看似做纯臣的勇毅侯“顺道”去查一查北地的税收,瑞和真的很想说“不顺道”。可是没办法,他只能应下来,然后试探燕帝的想法。经过试探,瑞和听出燕帝的意思,似乎真的只是想“查一查”。
这就有些难办了。
果然,收拾行李回乡的时候,不少官员前来拜访他,皇后一脉与贵妃一脉的人都有,甚至计相府也派人来了,趾高气昂,非常放肆,说什么“侯爷应该知道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瑞和表面上没说什么,客人挨个客气地送走,将懦弱不惹事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出生乡野,目不识丁,只有几分机敏与创意,燕国成立以来,当初的拥簇之臣无一不走上人生巅峰,烈火烹油,只有他每日埋首于工部,与谁都交好,跟哪个同僚都能喝上几杯,却与谁都不深交,与谁都说不上心里话。
苦心经营多年的人设到此时已经根深蒂固,瑞和猜测自己拿到这个差事的原因离不开自己的人设。也许燕帝是看孙相被弹劾太多,心中不耐烦,便想着让他这个“纯臣”帮忙走一趟,走个过场,带回来孙相没有罪过的证据来堵其他人的嘴。
他的猜测没有错,贵妃宫中,燕帝安慰贵妃“朕已经让勇毅侯去查了,他这人老实,不结党不营私,必定最为公正。”
贵妃感激涕零,跪地谢恩,被扶起来后又幽幽叹气“说来都怪我兄长脾气太过耿直,平日里得罪了太多人,妾已经给家中递信,让妾的母亲多多训导兄长,让他收着些。”
“孙卿的性子朕明白,你放心便是。”
孙计相府中收到了来自贵妃的口信,孙计相得意一笑“都是些跳梁小丑还敢与日月争辉,简直不知所谓”
依附他的臣子连连赞叹,气氛一派祥和,直到一人有些忧虑地说“圣人的心自然在相爷这边,可怕就怕那勇毅侯不识抬举。”
“你这是何意”
那人说“不知道相爷可否直到勇毅侯的出身”
“不就是个泥腿子嘛”有人不屑地说道。“谁不知道他以前就是个田舍翁,撞大运才有今日的成就。”
这话一出,在场的朝臣中就有一二人脸色不好,孙计相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招揽的人多,虽然文臣数量最多,但在他看来武官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想要让他的外甥继位,军权是必不可少的支撑。
“胡说八道”孙计相沉声训诫,“英雄不问出处,我们身处局中,即便立场不同,堂堂正正地一较高低就罢了,也不必要用此等话语去辱骂诋毁对方,你的圣贤书都白读了”
一同呵斥,将那人训得脸色青白,连连认错。
他们仗势做的事情,其实没有一件称得上“堂堂正正”,但话说出来就是孙相给的安慰和体面,那两个武官赶紧劝和,表示自己不在意,其他人再附和一番,气氛就重新热起来。
等会议结束,孙相喝一口茶“让陈欢进来。”
陈欢就是方才说话不合时宜的那位,他灰头土脸地进来,孙相好笑地说“好了,下回开口之前注意场合,我知道你是有口无心。”
一句让陈欢感激涕零“相爷,您信我就好,我就是一时忘了分寸,以后必定不会再犯了”
“成了,说说你刚才没说完的话吧,勇毅侯是什么来头我怎么听你的意思好似有些不同”
“相爷,我也是才想起来的。”陈欢也有将功补过的意思,赶紧将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圣人起事那年,军中兵士耗费极大,圣人将一部分征兵的工作交给您,您还记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