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1 / 2)

第一次v文不知道怎么说,本文防盗60哦, 这样行吧  正厅用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开的大席, 这大席坐的都是李氏娘家人和苏奶奶的娘家人。再加上苏奶奶苏爷爷等人做陪,还要留个小辈在一边倒酒陪酒, 实在不适合安排两位掌柜的。

苏溱正在头秃不知如何是好,就被礼宾轰到一边, 直接把两人安排在最靠近正厅那一桌, 再把几个上了辈分又有体面的人安排作陪, 加上自己和苏老二、苏老三, 那就是再合适不过了。

苏溱看着礼宾的一顿操作, 再看看两个掌柜满意的神色,佩服不已, 她就弄不来这些待客的条条框框,干脆滚到一边去了。

这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直到太阳西斜,大人们才拎着玩疯了的孩子们回去。因为路途远,加上冬天天黑得早,所以外婆一家倒是留下来住一晚。

苏家的院子今晚灯火通明,按照青山村的习俗, 搬进新房子是要点三天油灯的, 因此今晚的苏家院子到处都笼罩着暖融融的昏黄的灯光。

盖上充满阳光味道的松软的新被子, 苏溱舒服的叹了口气,慢慢沉入了黑甜的梦乡中。

半夜时候,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雨。早上起来的时候, 院子里都是湿漉漉的,大青山云雾缭绕,像一个身着轻纱的女子。苏溱看着光秃秃的院子,深深呼吸,冷冷的空气在五脏六腑蔓延,冻得她打了个颤。

苏家的儿子媳妇们都一早就过来帮忙了,归还东家的碗筷,西家的桌子。苏奶奶和李外婆各拿一个火笼坐在廊下取暖,两人笑眯眯的不知道聊些什么。

苏爷爷和李外公正在研究院子哪里应该种什么,一个说这边要种棵桃树,一个说那边种棵李树。苏福只能在一边点头应是,还得时不时的帮两人挑一下火笼里的灰,半点一家之主的气势都没有。

吃过早饭,苏溱的舅舅们就要回去了,李婆子拿出准备好点的回礼,叫来苏满谷借了骡车把他们送回去,顺便把苏铁柱也捎上。

苏溱外公外婆倒是在李婆子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如今女儿家大得很,房间也多,留下来不用担心占了谁的房间,况且真的稀罕这青砖大瓦房,住几天回去也好有个谈资。

苏溱干脆把苏爷爷苏奶奶都请过来一起住,反正两家隔得近,这些年也一直是苏大伯,大伯娘两人照顾,现在有空闲有地方,接过来住段时间也不错。

自从四座大山住过来后,苏溱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有着苏奶奶和李外婆压在上面,李婆子想念叨几句苏溱都会被两人联手镇压。

苏溱的日子过得悠闲,周围也没有孩子的吵闹声,苏溱彻底沉浸在知识的海洋,每天就是学学考考,只把苏溱考得差点溺死在知识的海洋里。

苏溱甚至已经成功拿下水泥制作的方法,成功实验出来。可惜因为水泥虽然好用,但是水泥产生的建筑垃圾还没能找到完善的处理方法,只得暂时放弃。

毕竟苏溱可不想看到灰突突的水泥块哪里都有,如果没有后续的配套处理措施,这看着不起眼的水泥垃圾迟早会变成大麻烦。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中溜走,直到晚餐的时候,苏溱外公外婆提起要回过小年的时候,苏溱才察觉到年关已近,家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悄悄的置办了不少年货。

既然已经要过年了,苏溱想着自己还挺富裕的小金库,准备到镇上一趟,给家人准备些礼物。

第二天一早,一家子就往镇上赶。鸡鸭鱼肉等一应年货苏溱也准备了不少让老两口带回去。本来苏溱还准备给老两口添衣的,可惜两人说是刚来的时候就给置办了棉衣,不愿意再要,干脆给买了一匹土布,说是给孩子们裁新衣。土布不算贵,老两口也就接了下来。

目送着苏福驾车把老两口送走,苏溱才和李婆子转身离开。

临近过年,青山镇也热闹起来了,走到哪里都是人挤人。

说是买年货,其实年货早就买得七七八八了。只是李婆子到底是不太舍得花钱买点心的,她想着自己在家炸点糖环、糖油角,再蒸点红枣糕就好了,年年都是这么做的,何必再花钱买其他东西。

临近年底,青山村倒是不缺肉,养了一年的大肥猪也还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了,倒是不用特意买回去。

苏溱先去的是卖牲口的地方。青山镇地方小,也没有专门卖牲口的地方,只是大家约定成俗的一致选择卖牲口的都去街尾罢了。

这次主要的目的就是去碰碰运气,到了年尾,牲口卖的出价,说不得能碰到牛、驴、骡等大牲口。要知道在平时,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得有人卖这些大牲口。

苏溱运气不错,今天竟然碰到好几家卖大牲口,其中卖牛的就有两家。

苏溱还在犹豫,另外一头牛就被人买走了。

不敢再犹豫,苏溱就催着李婆子去问价了。李婆子之前就没少听苏溱说要买你,况且她自己也很心动,连忙上前和人搭话。

那卖牛的是一个中年人,旁边还站着一个青年,饼印一样的脸,看着是两父子没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