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大论文(2 / 2)

姚悦来到隔壁房间,方才觉得心跳的厉害。

不过,她也累的够呛,一会儿也就睡着了。

第二天,杨锐睡到了日上三竿,才猛然醒来。

慢吞吞的收拾停当再出门,就见姚悦坐在院子中间喝茶,正午的太阳被大院的柿子树遮住了,斑驳的映射在地板的大青石上,满满的小资的气质流淌。

“走了,去做论文。”杨锐从后面看了一会姚悦纤细的腰肢,才喊了一声。

“哦……你睡醒了?”姚悦声音柔和,向后瞥了一眼,又倒了一杯茶给杨锐,才道:“西联厂的领导来找了你,说要请你吃饭……”

“不去。”杨锐取了茶,试了试温度,一口气喝了大半,道:“今天写论文,不做其他事。”

“西联厂过来了好几个人,那怎么回他们?”

“就说写论文。写好了论文比什么都强。”杨锐揉揉脸,将剩下的茶水喝了个干干净净。

姚悦给招待所的工作人员留了言,然后背上包跟着杨锐去西捷厂。

日产值上万的厂子,自然是要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除了晚上暂停生产以外,西捷厂已经恢复了早白班和晚白班的制度。

杨锐和姚悦在工厂的办公室里写论文,耳边就是机器的轰隆声。

杨锐却是不怎么受影响,论文的大纲都想好了,现在也就只剩下处理数据而已。

按照国外期刊的要求,图文并茂是最起码的,有电脑软件的时候,图文并茂是很轻松的,大多数科学软件都能帮助制图,想做成条做成条,想做成饼做成饼,但在84年的国内,就没有这种条件,杨锐只能自己画图,自己描点,自己描线,好在有姚悦帮忙,这份手工活总算是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

杨锐总共做了六张图,觉得能表达清楚了,就开始撰写论文。

一般的小论文以两千字以下的居多,期刊里的两三页的论文往往只有1000字左右。

2000字以上的论文就没有那么好糊弄了,期刊里的版面也是有限的,偶尔有空闲的地方,弄两篇鱼目混珠的小文章可以,放大论文就很难通过了。

如s里的论文,往往动辄超万字,这么多字要写出内容来,背后的研究往往以十年计。

杨锐的研究消耗的时间虽少,那是站在了后人的肩膀上,正常做下来,一两年的时间都是基础的。

因此,他计划写一篇6000字的论文出来,放在《jc》上面,也算是很大的篇幅了。

比照着前期的实验数据,杨锐差不多用了四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内容,开始准备装订投稿。

姚悦在旁边帮手,看着杨锐要邮寄了,才有些不自信的问:“就这样就行了?”

“要不然呢?”

“咱们好像才做了十几天的实验……这样的论文,人家能行吗?”

杨锐咳嗽一声,道:“谁说才做了十几天的实验,我有前期的准备啊。再说了,西捷工厂运行起来的成本也不低,要是换做其他的研究员,哪个工厂能给你停工了让你仔细做实验?也就是碰上西捷工厂正好升级换代,咱们一口气腾出了十几天的时间,放在别处,等工厂说不定就要等几个月。”

杨锐做研究生的时候,就经常和导师去制药工厂,即使导师的面子比较好用,制药厂通常也是不会给停工做实验的,这就要求实验最好是穿插在工厂的生产活动中进行,至不济也要能拆散了,在零碎时间里做。

只有很大牌的教授,在给某些工厂做项目的时候,后者才愿意停工来配合,但在这种情况下,报酬肯定会有相应的变化,名教授也不一定会做出此等要求。

杨锐的导师最喜欢的是濒临破产的小厂,本来就是有一天没一天的生产,也就不计较停产与否了。

不过,此类小厂都是设备落后的工厂,除了一个工厂的骨架以外,研究价值并不大。

西捷工厂固然不能和欧美的顶级工厂相提并论,但作为只有一年厂龄的新厂,里面的设备还是相当不错的,杨锐能连续做上百个小时的实验,仅此一点,就可以撰写一篇不错的小论文了。

将信封塞进邮筒,杨锐很自信的道:“记得看后几期的《j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