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节 美洲局势(2)(1 / 2)

美国跟中国本应没有什么矛盾,边界也划分了,中国又一直是美国棉花最大的进口国,怎么看两国关系都应该更紧密才对。

但人类社会往往是极其复杂的,联系紧密的矛盾才多,反倒是没什么联系的,没什么矛盾。两国间矛盾的根源就在于距离,如果两国依然远隔重洋,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可一旦中国进入美国家门口,或者美国进入中国家门口,不产生矛盾才怪。

美国总是将本国境内的印第安人向中国一方驱逐,这些印第安人居无定所,根本没有土地观念,打不过美国人就迁徙。可中国也是为了占有土地,这些落后的印第安人进入中国区域,也是要占有土地的。

中国的做法不是驱逐回去,而是就地安置,编户齐民,派遣官员管理他们,但印第安人是不服管的,结果导致中国边境地区冲突频发。当发现美国人是有意思的驱赶这些印第安人后,皇太子向美国政府发出多次抗议,但都无济于事。

中国一直希望跟美国达成一项协议,各自约束境内的生番,这是满清留下的传统,满清跟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双方就约定合作限制边疆两侧同一个民族的迁移,将一些原本被看作是蒙古部落的民族分割开来,在俄国境内的叫做雅库特人,在中国境内的叫做鄂伦春等名字。

美国政府不接受中国提出的约束印第安人迁移的建议,这是双方最直接的冲突。

皇太子抽调了大量人力物力,沿着两国边界,修建了上万座土堡,必要的地方,甚至修建简单的边墙阻挡印第安人迁入。这大大牵制了中国向加拿大的渗透,否则如今不止局限在南萨斯喀彻温河一带,早就突破北萨斯喀彻温河,甚至直达哈德逊湾。

其实美国人之所以政策性的驱逐印第安人,跟中国也不无关系,工业化时代的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实在是太巨大了,美国南方各州的棉花生产比历史上规模要大的多,由于棉花生产的利润高达百分之三十,最近三十年间,美国棉花生产扩大了三倍,每年棉花贸易规模扩大了四倍,出口棉花高达30亿磅,总价值5亿美元火热的棉花产业,让棉花生产的主力,奴隶价格上涨了五倍,最高时候一个强壮奴隶价格甚至高达2000美元,相当于美国熟练技术工人四年的工资。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也因此达到了500万人,每三人中有俩人都是奴隶。

棉花生产还需要大量的土地,美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人早不知道去了哪里,是被杀光了还是瘟疫病死光了,不得而知,但阿拉巴契亚山脉以西还生活着大量的印第安人,最大的五个族群,都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紧邻阿拉巴契亚山脉以西的有两个,切诺基族和克里克族,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有两个,奇克索族和乔克托族。位于五大湖区的则是肖尼族,他们历史上跟英国结盟对抗美国,美国独立之后,英国规定阿拉巴契亚山脉以西为印第安领地,但美国并没有当回事,一直往西拓荒。

这些印第安人,除了五大湖区的肖尼族,剩下四个都位于南方的棉花种植州。奇克索族和乔克托族位于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切诺基族位于田纳西州、克里克族则覆盖佐治亚和阿拉巴马两个州。那些奴隶主为了土地,可以轻易说服他们控制的州政府派出军警驱赶这些印第安人。这些印第安人西迁的就必须进入中国领土范围。

北方的肖尼族被驱赶,除了因为他们曾经跟美国对抗之外,也有美国需要五大湖区土地的原因。随着伊利运河在1825年的开通,五大湖区运输粮食出口欧洲的价格下降了十倍以上,大大改变了以前美国粮食跟俄国、普鲁士等国相比没有竞争力的状况,大量出口英国市场。粮食生产的广阔前景,刺激了五大湖区的农业生产,大量农场建立起来,而这些农场都是建立在肖尼族的领地上,不把他们赶走能成吗?

因为一个土地问题,中国美洲地区不但跟美国南方的奴隶主势力,也跟美国北方的农业势力龃龉不断,这其实等于跟整个美国都有了冲突。

否则至少南方的奴隶主不至于对作为自己最大客户的中国采取敌意。而现在的美国政府,可一直控制在南方人的手里。历史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美国南北战争前,林肯上台才打破了这种南方人垄断联邦权力的现状。这个历史上,南方州因为棉花贸易规模更大,人口更多,当然对美国政府的控制更有利。

美国联邦政府的选举很特殊,叫做选举人团制,选民不是作为一个个个体进行直选,而是以州为一个选举人团,各个州在决定总统的票数上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支持谁的州更多,则谁当选,而不是支持谁的人更多谁当选。

这会造成许多总统明明支持的直接人口数量更少,却能就任总统的情况,比如林肯就是这样就任的,支持他的人口只有百分之四十,但他却成功让北方比南方数量更多的州,都投了他的选票,因为北方州当时的数量超过南方,所以林肯成功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