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在那些边远之地,封国诸侯,很有必要。</p>
闻相邦之论,始皇帝陛下居于帝座,只是听着,唯有言语落下。</p>
“相邦此言差矣!”</p>
虽王绾语落,文武重臣区域,走出一人。</p>
上卿姚贾,堪为高爵,正殿之内,有属于自己的木案,尽管不是最前面,行至殿中,对着始皇帝陛下、相邦先后一礼。</p>
“上卿有何高论?”</p>
王绾扫了姚贾一眼,轻缓道。</p>
“陛下!”</p>
“相邦!”</p>
“诸位大臣!”</p>
“战国乱世以来,天下却有两种制式,一者封国诸侯,二者郡县一体,相邦所语,却是将大秦两分。”</p>
“韩赵魏一种制式,燕国、齐国、南楚一种制式,诸夏一统,偏偏又一国有两种制式,岂非政出多门而混乱?”</p>
“更有一点,相邦以彼此相距远近作为划分制式准则,燕国、齐国、南楚相距咸阳甚远,大周之乱在前,果然那些地方封国诸侯自乱呢?”</p>
姚贾言语逐步凌厉许多。</p>
与相邦王绾所言得秦国制式两分,给予坚决的不满,给予辩驳着。</p>
闻其言,左右群臣为之颔首,上卿姚贾之语,不无道理,可是……相邦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p>
都有一定的优点。</p>
也都有不小的缺点。</p>
“上卿如何这般急躁也?”</p>
“陛下,诸位大臣。”</p>
“老夫所言,乃是于诸夏采取因时而变、因地而变的策略。”</p>
“先前之论,并非老夫最先提出,乃是百多年前,秦国惠文王之时便有,期时……司马错攻略巴蜀之地。”</p>
“先王以王族大臣直接领巴蜀近百年之久,此举同封国诸侯何异?”</p>
“昭襄王之时,也有王族大臣穰侯治理陶地。”</p>
“陛下登王位之初,也有长安君成嬌领上党太原之地。”</p>
“甚至于武真郡侯先前统管督辖巴郡、蜀郡、黔中郡、南郡四郡之地,也是直接领四郡之地。”</p>
“故而,非老夫所言也。”</p>
“诸夏归一,天下制式非有一定归一,当因时而变,因地而变,文信候《吕氏春秋》也有语,语论主张众封建,以远近划分封国诸侯。”</p>
“封国诸侯之论,靠近关中咸阳,为大,远离关中咸阳为小,春秋岁月,边疆也有数十里小国。”</p>
“如此,如何上卿言语生乱?”</p>
“而今诸夏形势,陛下郡县一体,可入韩赵魏之地,可入淮北、淮南之地,而燕地、齐鲁、江南可为封国诸侯。”</p>
“如同三代圣明天子如一,并不有损大秦统御诸夏,且大秦咸阳直领之地,富饶强大,何忧诸地生乱!”</p>
王绾轻轻笑道。</p>
姚贾之言,虽说也有些道理,却还远远不够。</p>
话音落下,对着上首的始皇帝陛下深深一礼。</p>
一时之间,与列咸阳宫殿内的文武群臣彼此相视一眼,相邦之语,似乎……有理有据,不无不可。</p>
诸人尽皆敬佩。</p>
实则,于他们而言,封国诸侯、郡县一体似乎没啥差别,都是大秦的臣子,都是大秦的土地。</p>
“彩!”</p>
“彩!”</p>
“……”</p>
先前被冯劫所辩驳无言的一位位博士,陡然神情大喜,连忙称贺。</p>
“肃然!”</p>
“肃然!”</p>
“……”</p>
当其时,一位位负责维持庙堂秩序的御使们纷纷出面,稳定庙堂秩序,此等朝会,焉得混乱?</p>
周清也是微微一笑。</p>
皇兄选择王绾为相邦,其人的确有独到之处。</p>
其人也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并无私心,不过同皇兄在政见、道路上略有差别,如今一语,不知谁可辩驳?</p>
听起来,还是蛮有趣的。</p>
虽然在论述过程中,将自己列为有理有据的典型!</p>
持手中茶盏,再次喝着凉茶。</p>
哦,下一次辩手上来了。</p>
扫视群臣之中,周清眼中一亮,不由又是一笑。</p>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呐。</p>
“相邦之言,在下以为,不足为证!”</p>
咸阳令冯去疾出列,礼仪而落。</p>
立于相邦侧后,说道己身之言。</p>
“在下数年来为咸阳令,多有所观咸阳典籍史册。”</p>
“相邦之言百多年来秦国有王族大臣领地一方,实则不妥比于封国诸侯。”</p>
“自孝公以来历代秦王,虽有不少王族子弟、重臣领地一方,可诸般法令仍有咸阳决断。”</p>
“领地之人多在于稳定秩序,以便于推行大秦法治,且领地内的赋税尽皆上缴国府,尤其领地内的郡守、县令之人,也有咸阳决断。”</p>
“更有先前武真郡侯领四郡之地,总管督辖军政要务,然……大事所决,仍为落在咸阳,并无大周以来那般封国诸侯权势。”</p>
冯去疾缓缓言之。</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