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文气,渐起的乱局与传旨太监(2 / 2)

此时的关外也不平静,皇太极为了进一步削弱察哈尔部的力量,数次派人策动喀喇沁部归顺后金。

如今救民军领地百姓的生活,确实是要强于先前的,虽然还达不到上古先贤所描述的盛世景象。

王朝陈兵边境,可不是真的为了牵制官兵,他是准备趁机,一举拿下凤翔府以及平凉府两府的。

看着下方磕头如捣蒜的王安子,王朝不禁微微感叹。

霎时之间,那无数传出朗朗读书声的学校,便就开始升腾起淡淡的白光,最终笼罩整个学校。

王嘉胤率领吴廷贵,杨六、不沾泥,于一月十二日,在清水县发动起义,趁官兵没有防备,很快便就占领了清水县。

若非李桥有意放水,王二他们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不过,在发现王朝只是陈兵边界,而并没有真正进攻的时候,李桥这边也渐渐放松下来,再一次的调集兵将,重新围剿王嘉胤等人,将他们重新压制。

这让王朝不得不暂停动作,让人带来了那群传旨太监。

陕西东部白水县附近的王二,以及其所率领的义军,被陕西巡抚李桥追的东躲西藏。

终归能够牵制一部分明军,也能让他们稍稍喘口气。

当得知北方清水县,有王嘉胤等人起义之后,早就口干舌燥,嘴唇干裂,饿的有些发晕的王二,不禁便是精神一震。

在王朝收到消息的时候,不禁微微一怔,随即便就醒悟过来,这必然是他以及救民军带来的影响了。

这不禁让皇太极大怒不已,开始调兵遣将,似乎要给林丹汗察哈尔部一个教训。

只是每一次,他们都被官兵拦截了下来。

在经过思索之后,王朝便将之称之为文气。

李桥率领的那些官兵,主要就是阻挡了他们西进的道路,但是北边似乎防御薄弱。

随着众多文人士子的态度转变,他们便也看到了更多往日不曾看到,或者说是刻意忽略的景象。

文气薄弱者,必是学风不佳,师者懈怠,若过则罚,太过则禁。

随后,他们更是派人联系救民军,希望能够和王朝的救民军结盟。

同时,也会压制那些对学子心怀恶意之人的精神意识,会让他们处在一种昏昏沉沉,不知所云的状态,直到离开学校,或是转变了心态才会好转。

“哪里,哪里,大王才是天选之主,那崇祯不过伪朝伪帝”

事实上,再经过这一次的梳理,不只是学校的教书先生被梳理一遍,开始安分教书。

“小人,小人此行是去陕西行都司甘肃镇,向巡抚梅之焕,骠骑将军杨嘉谟传旨的

要升骠骑将军杨嘉谟为甘肃总兵,领兵围剿围剿”

王嘉胤以及王二等人在收到消息之后,皆是心中不满,他们同为义军,在他们受到明军围剿的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合兵一处吗?

国运愈加强盛,源源不断的向着王朝汇聚,融入上方的金色光球,一点点的转化其中最后残余国运。

他们一次次的想要冲破官军包围圈,想着西进进入救民军领地。

“说一下,伱们这次要去哪里传旨,怎么会经过安定?”

这一情况的出现,使得原本亲近察哈尔部的喀喇沁部,开始派遣使团与皇太极结盟,表示愿意归顺皇太极。

“哦!”

不过总体而言,倒也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呃小人就是信王府上的一个小太监,魏公公魏忠贤怎么会知道小人”

“啧!你可真是辜负了崇祯的信任

行了行了,别磕了,看的人厌烦”

当其反应过来,急忙召集军队北上围剿的时候,王二早已经彻底逃出包围圈,并且与王嘉胤取得了联系。

在听完王安子的讲解之后,王朝不禁露出恍然之色。

“围剿救民军!”

王安子跪在地上点头哈腰。

如今情况却是截然不同,在北方的清水县,王嘉胤等人的突然起义,却是打破了李桥的所有谋划。

“小人该死,小人该死,这都是皇爷圣旨,不是,这都是崇祯的命令”

眼见李桥又把官兵调离,王朝便就准备下令出击。

那么他们这些读圣贤书的读书人,是不是也要为其贡献一份力量?

甚至,都已经开始有着文人士子,尝试书写盛赞救民军的诗词了。

“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着经过安定的?”

那一股白光,纯净、好奇、渴望

天真稚子的纯净,对于世界万事万物的好奇,对于知识的渴望

那是王朝以灵力,侵蚀蒙童学子散发灵性力量转化而来,能够辅助他们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这就难怪了。

到底是崇祯作为信王之时的府中老人,要更得他的信任一些。

事实上,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李桥一直在防备王二向西逃窜,对于北面的防守并不严密。

微微沉吟,王朝便就心中动念。

“怎么?有什么不能说的?”

“没、没、没

既然大王相询了,小人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