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2 / 2)

一刀倾情 安喜县尉 1224 字 3天前

戚九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他在登州卫军中效力,自然知道京城左近的兵马布置。守卫京城的兵马以京城三大营为主。不过若是到了敌军与三大营对战的地步,京城必定已是危在旦夕。是以自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之后,便将京城防御的圈子扩大了数倍。其东北方向的要隘乃是山海关,北方和西方则在宣府、大同等六座军镇配置了重兵。南方沿黄河两岸陈兵十余万,守卫的关隘从河南洛阳府一直向东延伸至开封府。东南则集结重兵于山东,除了防备敌军从南向北进攻之外,还要防御敌人从海上向北进兵,威胁京城。

成祖皇帝如此排兵布阵,那是因为大明立国之初,关外辽东乃是苦寒之地,除了蛮族之外少有人烟。虽然从辽东沿海路前往天津极近,不过蛮族人口稀少,只是靠着打猎为生,不懂得造船之术,绝对不会从辽东沿海路偷袭京城。即便有朝一日蛮族崛起,要进攻中原,也只能从山海关入关,或是绕行漠北,自宣府、大同等隘口南下,进逼京城。是以成祖集结重兵于山海关和宣府、大同,其实已经封死了从辽东杀向京城的咽喉要道。

只不过大明立国已有百年,天下情势已然有变。倭寇越闹越凶,势力不断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只在东南沿海抢劫掳掠,时时有北上之意。只不过数十年前,倭寇首次偷袭辽东,便被官兵伏击,落得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从此再也不敢轻易北上。而朝廷在济南、登州驻扎重兵,演练水军。一旦倭寇再想乘船北进,山东的大明水军以逸待劳,中途劫杀,倭寇非得大败不可。是以兵部和备倭都指挥使司都以为只要陈兵山东几处军镇,便可保得京城无恙。对于倭寇从辽东沿海路偷袭天津卫,没有丝毫准备。

戚九越想越是心惊,暗想柳生宗岩若真地率领倭寇从东辽县乘船出发,只须向西行驶三四百里,便能到达天津卫。天津卫是拱卫京城东方的要隘,不过因为东北有山海关,北有燕山,南方则有山东,这几处都驻扎了重兵,是以天津卫的守军不多,而且都是些老弱残兵,缺乏操练。一旦倭寇突袭,天津卫的守军只怕立时便会全军覆没。到了那时,倭寇自天津卫西进,直扑京城,已将山海关和山东的官兵甩在了身后。只需半日工夫,便能杀到京城。以柳生宗岩的智谋,无论是攻占天津卫,还是沿天津直扑京城,一定会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而且此人武功了得,手下奇能异士不少。倭寇悄悄到了京城之外,可以派出小队人马冒充百姓入城。待到夜深人静之时,柳生宗岩率领武功好手施展轻功越过城墙,将城门打开,放倭寇大军攻进城内。白天混入城内的倭寇作为内应,到处放起火来,京城必定大乱。倭寇趁机直扑皇宫,将皇帝、皇后和太后等人尽数或擒或杀,再捕杀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侍郎。如此一来,即便各地的兵马前往京城勤王,百姓也会被倭寇屠戮一空。而且皇帝和内阁、六部的大佬俱已落入倭寇的手中,即便大明还有精兵猛将,可是失了主心骨,势必难以与倭寇匹敌。可怕,真是太可怕了。

念及此处,戚九险些从地上跳了起来。他颤声说道:“厉大哥,若真如你猜想得那样,京城已是中门大开,即便朝廷在山海关、宣大两府、河南和山东陈兵数十万,要想回救京城,却已晚了。到时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鞑子也杀了过来,大明江山非得倾覆不可。”

厉秋风道:“先前厉兄弟说过,想不通柳生宗岩为何要盗走大船。其时我一直以为扶桑人盗船是为了抢夺船上的金银细软。此时看来,还是戚兄弟思虑周全。柳生宗岩夺取船只,可不只是为了抢夺银子。他还要将船只积攒起来,用来运送倭寇,从东辽县直奔天津卫。”

厉秋风说到这里,略停了停,这才接着说道:“咱们大船丢失那日,码头上的大小船只也尽数不见了,连同岸上的百姓也都神秘失踪。此时想想,那些百姓压根就是扶桑人假冒的。他们一直窥伺在岸上,见到咱们的大船到了,立时禀报给柳生宗岩。然后柳生一族的杀手和假冒百姓的扶桑人联手将码头上的船只全都抢走,藏匿于隐秘之处。时机一到,便要用这些船只来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