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简单的事。
就像是中学生,看到了大学的问题。
即便给出解答过程,解题思路还都是运用高中知识点,想要理解也要花费时间。
陆晓现在做的,就是学习更多相关知识点,触类旁通把他写出的公式理解。
不然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写出的公式,这就要闹笑话了。
查询一番资料,陆晓才知道原来自己解决了邮差路线问题,随后又网上查找管梅谷教授的论文。
顺藤摸瓜,又开始看起陈景润院士关于组合数学的研究。
这番折腾陆晓开始接触到远远超出高中和大学的知识面。
深夜时,陆晓对自己写出的证明模拟度达到了90。
预计将脑海里资料库的信息都模拟消化,就能理解自己写出的内容。
他忍不住在心中感叹,“果然提出问题,也是很难的事,一个好问题,也可以让我的学科经验飞速提高”
难怪那么多数学家,都会提出很多问题。
结果这些问题自己全都解决不了。
很多问题到了几百年后,还困扰着全人类。
这就是各种猜想,比如三大猜想,七大问题等等。
而陆晓现在找到了捷径,有时候最难的问题,直接模拟肯定很难,进度条都不会动。
但要是根据大问题,提出小问题,再把小问题解决。
最终一步一步地前进,肯定能把大的猜想也解决
在信息学、数学、物理各个学科都达到12级后,陆晓隐约感觉到自己邮差问题的解,能运用在什么领域了。
比如,一直困扰他的人脸识别技术
邮差路线问题,就是在复杂线路上,找到最短的通行路线,现在这个通行路线已经变成了公式、函数。
那么,不管邮差需要经过的所有线路是10条,还是100条,最终都能代入到公式去计算。
这项技术,就可以运用到数据压缩、视频解码或者人脸识别上。
看起来人脸识别和“找最短路线”没关系。
但仔细探究人脸识别的本质,却是处理人脸数据的速度。
假设人脸由一亿个点组成,以前判定这张脸是否正确,需要运算可能需要1000万个点。
有了陆晓的最新公式,就能简化成100万个点或者10万个点。
点的三维坐标差别,形成了凹凸的人脸,点线连接形成了人脸的曲线。
优秀的算法,就是简化这个过程。
陆晓的公式,自然不能直接运用到人脸识别上,但这可以作为人脸识别优秀算法的基础理论。
这也是为什么基础理论,能够被重视的原因。
“一不小心,还真搞出大新闻了啊,在奥数比赛上拿出的成果,倒是不用担心别人能抢走,后面只要补一篇论文就行了。”陆晓心中想道。
这次南棒收获不小,物理数学陆晓自信能拿满分。
到时候高考加分,不知道会怎么加。
如果都算加分,陆晓的高考成绩会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分数。
到了现在,陆晓高不高考已经无所谓了,无数大学都会拉拢他。
但高考嘛,是前身努力读书这么多年的一次总结。
同样也是出名的机会,陆晓自然也不会放弃。
他已经能想到,这次io,数学、物理双满分双金牌回国,还解决了一个数学难题,会受到多么热情地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