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组建骑兵队(2 / 2)

“谢谢哥哥的提醒,我们会小心在意的。”张天和说。

“另外,你姐姐的婚期是三月初三吧,眼看日子快到了,嫁妆都准备好了吗”花耀说。

“谢谢哥哥的关心,你记得不差,我姐姐的婚期是三月初三,这段时间比较忙,我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张天和说,“我就打算这两日再去趟城里,为姐姐采购些嫁妆。”

“好的,到那天我们一定前来祝贺,”花耀说,“今天,我们俩也是偷着溜出来的,在此耽搁久了,恐多有不便,就此告辞了。”

“你们在此吃了饭再走吧。”张天和说。

“不必了,以后,有机会再来讨扰。”二人说完就走了。

送走了花耀和武森,张天和与众人商议,虽然说汤大龙那组的军火和战马被杜立嗣抢了去,但是,张天和这一组仍然带回来有一百匹战马,三百支长枪和十万发子弹,为防止蒙匪来袭,张天和决定,组建一个骑兵队,由一百人组成,汤大龙为骑兵队长,再成立两个步兵队,每队一百人,刘伯度与李思哲分别为小队长,即日起,开始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到了晚上,汤大龙来找张天和,说:“队长,我心中有愧,我对不起你,你看我把军火和战马都丢了,你还任命我为骑兵队长,我心里不是滋味啊。”

“汤大哥,你不必自责,此事并不怪你,如果说要怪的话,那也只能怪我让你们走了那条道,如果我们不分兵,一起从北边回来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事了,”张天和说,“可能这就是天意吧,丢了就丢吧,反正这些东西原本也不是我们的。”

汤大龙一听张天和这么一说,心中更是感动和愧疚。

“不过,汤大哥,我交给你两件事,你可要认真去办,一是此次招兵,以及新兵训练的事,骑兵将会是我们的主力,每一个骑兵都是我们的宝贝,你知道吗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屡败于项羽,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仅率领三万骑兵居然击败了刘邦五十六万的诸候联军,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刘邦没有自己的骑兵,直到后来,刘邦认识到骑兵的速度快,以及超强的攻击力,杀伤力,才决定组建骑兵,队长便是大名鼎鼎的灌婴,有了骑兵,他后来才逐渐反败为胜的,而你就是我的灌婴,你一定要把这支骑兵带好了,他可是我的命根子。”

“请队长放心,我一定不负你的重托,带好骑兵队,”汤大龙表态说,“我要把我们的骑兵个个都训练成以一当十的勇士。”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要知道,那些蒙匪生长在草原上,天生擅长骑射,不好对付呀,”张天和说,“在挑选兵源的时候,你一定要严格把关,一定要挑选那种素质好的,身强力壮的,宁缺毋滥。”

“是,谨遵大队长的教诲。”

“另外,你把这把七星宝刀拿去,按照这个样子再去打造十把,上面刻上张天和赠四个字。”张天和说着,把七星宝刀从腰上解了下来,递给了汤大龙。

“是,”汤大龙把七星宝刀接了过来,看了看,“这刀像是腰刀,确实是把好刀,可是,我想不明白,你打造这个刀有什么用呢”

张天和哈哈一笑,说:“你知道我们大清有个曾国藩吗”

“知道啊,他就是带着清兵和太平天国打仗,最后攻克太平天国老巢南京的那位啊。”

“不错,曾国藩是个汉人,也是个文人,他本只是个兵部侍郎,并不是带兵的将军,但是,他后来却成了湘军的统帅,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那么多的清兵将领都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偏偏最后是他剿灭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军呢”

“那是为什么”汤大龙听他这么一说,也很好奇。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不得不说曾国藩的带兵之道了,他很擅于激励将士们的士气,”张天和说,“他曾经打造过五十把腰刀,当将士们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取得了战功,他除了奖赏金银之外,他还会奖励那些战功卓著的将士每人一把腰刀,上面刻着曾国藩赠四个字。你要明白,我们每个人除了物质需求之外,我们还有精神和荣誉的需求,而这个刻上曾国藩姓名的腰刀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

“明白了,队长,你是要效仿曾国藩奖励那些作战勇敢,取得战功的人,对吗”汤大龙说。

“正是如此,此次行动,各位的战功先记着,等人马招齐了,到时候我们开个庆功大会,再一并奖励。”张天和说。

“这事,我算是弄明白了,不过,队长,我还有一事得请你帮忙,”汤大龙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了头,“按理说,此次行动,我丢了东西,这个时候,本不该向你再提什么要求,但是,现在是个机会,我若是不说的话,又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那你就说吧,什么事”张天和看他抓耳挠腮的样子,也挺别扭的。

“就是,就是我和母夜叉的事啊,”汤大龙说,“她们主仆二人现在不是正在这里吗队长,你看能不能帮我找你妹子田小婷提提这事”

“哦,你不说,我倒把这事给忘了,”张天和一乐,“她们现在是在我们陈家峪,明天就要回田家寨了。”

“是吧,那队长,你看,你能不能辛苦一趟,去找她谈谈”

“好吧,那我现在就去找田小婷谈谈。”张天和笑着说。

“那就太谢谢你了。”汤大龙趴在地上又给张天和磕了三个响头,弄得张天和是哭笑不得。

“汤大哥,我去是去,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先,成了是最好,如果谈不成,你可千万不要怪罪,”张天和说,“不要到时候事情搞砸了,你却怪我。”

“好兄弟,哪能呢,此事成与不成,我都感激你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