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1 / 2)

寒门贵子 地黄丸 1966 字 8天前

在詹文君亲手割裂詹氏一族的时候,徐佑带着左彣来到钱塘县衙门前。有了上次的经历,守门的衙卒哪里还敢张扬,见到徐佑态度很是和善,先让另一人进去通报,然后躬身引着徐佑转过照壁和莲池,从喜门到了大堂,恭敬的道“郎君,明府正在审案,您若是不急,不妨先到二堂等候。”

徐佑点点头,正要迈步,得到消息的鲍熙已经迎了出来,挥手让带路的衙卒退下,拱手为礼,道“徐郎君”

徐佑如今是齐民,举止自当谨慎,躬身一揖,道“鲍主簿”

“不敢”

鲍熙侧过身,道“请”

跟着鲍熙进了二堂,这是县令和幕僚们议事的地方。简单的三间通舍,布局简陋,却带着肃穆之气。

徐佑坐在东边客位,有青衣小童奉上清茶,他端起和鲍熙遥举做陪,抿了一小口,入口微涩,然后轻轻放下。

魏晋南北朝时茶文化开始兴起,有“客来点茶,客辞点汤”的说法,这种习俗合乎世故人情,也合乎茶道的雅趣。后来到了宋朝,不知何故,逐渐变成了客来点茶汤却不饮,等主人端茶,仆从高呼送客,从头至尾,茶成了摆设和道具,也就是后来清朝时广为人知的“端茶送客”的由来。

鲍熙和徐佑也算是熟识,知道他无事不登三宝殿,懒得拐弯抹角的打机锋,笑道“郎君今日登门,可是有事相托明府”

他是顾允的绝对心腹,无论何事,徐佑都没有隐瞒的必要,道“今日詹氏在至宾楼议事,主薄可知其详”

鲍熙略一皱眉,道“上次他们在至宾楼里大打出手,要不是明府赶到,还不知要闹出多大的乱子。这次又是要做什么”

要说今日詹氏众人齐聚,鲍熙没有得到消息,徐佑是绝对不信的,身为一县主簿,这点耳目灵通都做不到,又如何协助顾允打理偌大的钱塘

“据闻,郭夫人有意将詹氏的产业分给各房,詹珽也在其内”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好一条脱身之计”鲍熙目光闪烁,上下打量着徐佑,好一会才道“不过,若鲍某所料不差,这必定不会是詹文君自己的主意”

徐佑轻笑道“郭夫人胸有韬略,非等闲女子,其他人皆碌碌之辈,焉能左右她的想法”

鲍熙也是一笑,道;“看来徐郎对詹文君评价甚高”他端起茶杯,轻轻吹去浮茶,道“既然你们有了这等妙计,又来找明府何干”

“一个詹珽无关要紧,分了家就足以让他进退失据可天师道却不是那么好说话,若席元达通过刺史府给钱塘县行文,要明府裁定鹿脯丢失在前,詹氏分家在后,强迫詹氏一体赔付,到了那时,恐怕依然脱身不得”

“这倒是个麻烦”

正在这时,二堂跟大堂相连的那扇木门打开,顾允走了进来,看到徐佑大喜,道“微之,上次约好三日后再会,你可倒好,携了佳人跑到明玉山中逍遥去了,留我在此污浊处度日如年,好不气人”

徐佑笑道“飞卿何苦捉弄我要不是初来乍到就得罪了县里的贵人们,我又怎会失信于你呢”

顾允捉住了徐佑的手,拉着他坐到主位的床榻上去。虽然明知在这个时代,床榻的实际意义就跟后世的长条板凳差不多,但两个大男人这样公然跌坐在床上,实在让徐佑觉得别扭。

更痛苦的是,他无论如何不能将这种别扭表露出来,否则一来失了风雅,二来,怕也要失去顾允这个朋友。

“你的事我都清楚,却是无端被扯进了这场风波之内。且放宽心,无论他们闹的如何,我保你平安无事 ”

顾允肤白如玉,秀美柔和,近距离看去真是跟妇人无疑。尤其身上的熏香聚而不散,一丝丝的钻入鼻中,让徐佑头晕眼花,真真的安能辨我是雌雄

“谢过飞卿”顾允接有主上的密旨,必然会倾尽全力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徐佑对这一点还是很放心的,道“只是詹氏”

“詹氏也是可怜,家中安坐,祸至天来”顾允叹道“天师道此次着实过分了点,七块鹿脯就想吞下扬州七个中下等的世族,真是”

“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