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坐铁屋(1 / 2)

武道伐天录 滇池泡 1339 字 2个月前

无名氏的脸上冷汗直冒,他突然起身翻滚,跟商颖拉开距离,手也摸向背上的两柄短剑。

九龙杯可不轻,以商颖的身材,没办法带着东西立刻就走,无名氏想到这一点时,心里又有了希望。

刚刚还威胁着郑剑书等人的剩余飞贼们,此刻竟然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不知道是惊讶商颖还活着,还是说杀死商颖本来就只是无名氏私下做的决定。

"哎呀,贤侄,准备动手了啊。"

"师姑,你要不跟我们争,我们也没必要跟你动手。老人看得太紧,年轻人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确实如此,一个门派里,中流砥柱往往是成名前辈。但一个门派的未来是年轻人,前辈人老是不让年轻人出名,和年轻人争锋,最后损坏的是门派的未来。

"你说我老"

商颖从背上取下一个包裹,里面包裹着条状物体,看样子有手臂长短。

她将布一揭,露出两把青龙短戟,戟头寒光闪闪。

戟是古代兵器,"戟"字字义通"枝",意味杆上有节的兵器。

唐朝前的戟,是卜字形,可以收割,也可以推顶,有时还不止一节,戟头还可以刺击对手。

考工记言车战用的五种兵器,是长矛、短矛、殳、戟、戈。

矛可以刺击敌人,所以备有长短两根,在不同距离使用。殳是金属头的棍棒,可以将敌人从战车上击落。

而戈和戟,似乎作用相似。一说戈不能刺,而戟能刺,所以两者不同。但既然如此,何必要有戈呢

另说,戟头沉重,杆子不长。所以要有戈,戈头轻灵可以配长杆,能攻击远距离的对手。

又说,戈戟本就是同一种东西,只是戈长戟短。

到了唐朝,戟的形制再度演变,副枝变成了一个向前的叉子。这是放大了戟推压敌人兵器的功能。

到了五代,又出现另一种戟,是qiang头后面安了一把月刀,最初称为戟刀,但后来和前代的戟混称了。

商颖手里的就是这种戟,此类兵器,单面有月刀的叫青龙戟,双面都有月刀的叫画戟。

但商颖手里的戟又十分短,称为手戟,也是古来便有的制式,只有手臂长短,可以配盾或双持使用。

古人曾随身佩带这种这种戟,用来防身。但这尚不是最小的戟,还有更小的。后来刀剑越来越普及,就没人再带戟了。

商颖将双戟横在身前,如同三角形的两边。无名氏手里是两把短剑,也摆出一样的姿势。

商颖比他大了一辈,但年龄反而比他小。虽说如此,商颖是盗圣亲传的弟子,有什么手段还尚未知晓。

两人师出同门,但兵器不同,商颖的手戟防守面积更大,胜过短剑。

无名氏并不惊慌,他知道戟头活动不灵,他要以刺击取胜。但他前进的时候异常谨慎,因为短戟的一个杀招是直接掷出。戟头沉重,甚至可以贯穿对手,短剑难以抵御,只能躲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