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课(1 / 2)

五零重生日常 海棠无眠 2142 字 14小时前

虽然夹沟村大部分人并不富裕,但是很多家里的孩子却很不少。也不知道是因为缺乏娱乐夜生活, 还是农村对劳力的需要, 反正村里一大半农户家里孩子都有三个以上,五六个的也不罕见。

村里五六岁的孩子都会打猪草、做家务、带小点的弟弟妹妹, 给大人帮把手。

赶到农忙的时候,大人们把孩子往地头一丢,干会儿活抬头瞅两眼, 任由他们滚成泥人花脸, 只要不出事就没人在乎。

所以说村子里是有办托儿所的需求的,但是如果说要想以此盈利,那也是有点想太多。现在的条件可不是二十一世纪,夹沟村没有哪个家长会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花那额外的钱。

就先让温好好她们几个女孩子, 在地里活不多的时候, 带着本互助组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教他们认几个字。

然后在本互助组内开展一些扫盲工作, 以后在互助组的开会内容里也添上一项“读报学习”, 让组员都能认识基本用字,提高思想,也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慢慢地, 再扩大规模,考虑全村托儿所的事情。

整个夹沟村的知识水平都能提高的话,以后集体合作、农业技术改造,沟通起来都容易许多。

姚软枝回去就跟温俊海商量了一下, 把温家空着的西厢给腾了两间出来,先从给几个弟弟妹妹补课开始。

她还是希望温好好他们都能掌握足够的知识,拥有更好的未来,所以必须给他们把基础打好。

农机厂的培训班已经结束,姚软枝下午可以按时下班,晚上的时间就能自由安排了。

温俊海也非常赞同,其实他自己也是去了部队之后才开始学文化的,到现在在工作中也经常会觉得自己文化知识不够,隐隐有些吃力。

他心里很清楚,现在的国家急缺各种人才,如果弟弟妹妹们肯努力,机会多的是。

姚软枝为他们想得这么周到,并且愿意亲自给他们补课,可见她对这个家庭的重视和负责。温俊海二话不说,亲自动手把墙上刷了一面黑板,买了粉笔、教鞭和桌椅板凳,并且每天晚上都坐在教室后面压阵。

姚软枝先给几个人做了测试,发现温春明的基础确实很扎实,而年龄最大的温好好,只比老五温乐田好那么一点点人和人的天赋真是完全不同的。

之前为了拿小学毕业证,姚软枝托苏老师找了全套教材,正好能给他们都用上。她把温春明单独划出来,学习新知识,其他几个全都复习一遍然后再开始学新的。

李二丫听说之后,找到姚软枝说,她也想来学。姚软枝征求了温家几个孩子的同意后,就答应了下来。

结果一来二去,不知道怎么回事,温家自备教室里的人就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

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跟十岁到十六七岁的半大少年少女,大部分都是因为要帮家里干活,所以没有去小学识字,这会儿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全都在晚上跑来温家补课来了。

姚软枝有些诧异,躺在床上的时候就问温俊海“这些人为什么都跑咱家来听课回头开学了去小学不行吗”

大热天的,全都挤在房间里,都不嫌难受

温俊海搂着还没有弄明白状况的媳妇儿轻笑“那不是因为你名气大吗而且讲课又有趣,很容易就把字学会了,人当然会越来越多。”

现在夹沟村里谁不知道姚软枝啊

人家只是上了不到一年的小学,就学会了很多知识,自己跑到县城图书馆天天看书,结果看着看着,就成了干部,就跟京城的大学校长认识了,就当上了农机厂的副厂长

要是说农民天生就对知识分子心怀敬畏的话,姚软枝可就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例子。

小学要白天上课,耽误干活,可是温家补课却是在晚上。

温家掏钱点着灯给孩子讲课,他们去白听,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万一要是孩子争气,或者运气好,就不说学得跟人家姚软枝一模一样,只要学到人家一点本事,能进城当个工人,这辈子就吃喝不愁了啊。

而且姚软枝讲课跟苏老师那种正儿八经的模式还不一样,她原本就是给自家弟弟妹妹上课,语言随意幽默,经常会穿插各种小故事和段子,大家经常会笑得肚子疼脸疼,不知不觉地就把知识点给记住了。

很少出现那种听得昏昏欲睡的情景。

旁听的这些半大孩子回家一说,他们的家长就更兴奋了,自家孩子也能学这么快,以后是不是也能有出息

一传十十传百的,来温家蹭课的孩子当然会越来越多。

姚软枝自己是身在其中,没有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特别,可是温俊海和弟弟妹妹都是亲身体会到了,她讲课的风格和效果有多么不一样。

温俊海开始坐在教室后面是镇场子,怕姚软枝脸皮嫩,不好意思训那几个皮孩子。没想到,他坐着坐着,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姚软枝的讲课思路沉了进去,慢慢地竟然也学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