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个副总管,但随着那位总管太监殉葬先帝,高总管俨然成了后宫内侍第一人。
他有总管的身份,更有二十多年的经营,表面上是身份卑贱的奴婢,实则就连许多嫔妃,都要巴结讨好。
还有杨复礼这个新君,虽然贵为皇帝,可在宫中几乎没有根基。
身边的人,不是高总管的干儿子,就是他的干孙子。
宫里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高总管。
帝后回宫后,直接进了两仪殿,还把宫人们都打发出去,只留一家三口的情况,高总管也在第一时间得知。
他是郑太后的人,得到了消息,自然要第一时间回禀郑太后。
“……哦?他们夫妻将所有宫人都赶出去了?”
“看来,他们对哀家、对后宫,还是不够信任啊!”
“春红呢?春红是留在了太极宫,还是回来了大明宫?”
郑太后口中的春红,就是严嬷嬷。
严嬷嬷虽然早年曾经服侍过元后,可随着元后被废、自缢,她身边的宫人死的死、散的散。
严嬷嬷那时年纪小,只是个末等的洒扫宫女,所以逃过了元后身亡后的大清洗。
随后,严嬷嬷就在各处当差。
看似没有了主人,像个无根浮萍。
实则,她早就搭上了高总管的线儿,暗中成了郑太后的人。
十几年前,随意布置的一颗棋子,没想到,今日就起到了作用。
只是不知,这步棋所能起到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所以,郑太后迫切想要知道,严嬷嬷的现状,以及帝后是否已经知道严嬷嬷的小动作。
若是帝后因此而发怒,继而追责严嬷嬷……朝堂上的诸臣公,正愁没有契机对皇帝进行劝谏啊。
还有皇后!
哼,一个落魄的官家小姐,与舅家反目,跑去行商贾之事,真真上不得台面。
这样的人,不过是运气好,在杨复礼还没有发迹前就嫁给了他。
如今,凭借杨复礼,居然也当上了皇后。
凭她也配!
身份卑微,品行不端,还没有子嗣……合该给其他的贵女让路。
是的,郑太后早就看韩攸宁这个“民女皇后”不顺眼了。
早在杨复礼被召回京,被弥留之际的先帝册封为太子,郑太后就曾经“暗示”杨复礼:娶妻娶贤!
韩氏不配为太子妃,更不配为皇后。
若杨复礼愿意,郑太后愿意亲自为杨复礼做媒,让他迎娶郑家的女儿。
他们郑家,可是大雍朝的一等世家,世人都以求娶郑、王、谢、李等世家女为荣呢。
郑太后当初能够进宫即为后,也是因为她姓郑,她的祖、父、兄等都在朝为官。
她的家族,只大雍一朝,就出了七八个宰相,十几个九卿,以及数不清的中低品官员。
郑家在前廷如此煊赫,在后宫亦是同样锦绣。
在大雍朝,近百年的时间里,郑家有过七八位皇后。
可以说,皇族杨氏的血管里,也流淌着一部分郑家的血。
原本,郑太后还能继续为郑家书写辉煌——她的儿子,差一步就能登基为帝。
可惜啊,差一步就是差一步。
郑太后没了儿子,郑家没有了新一代的皇帝外孙。
无奈之下,郑太后只能跟先帝妥协,从仅剩的三个皇子中,选中了被流放岭南的雍王杨复礼。
册立杨复礼为太子,其实是先帝的坚持。
许是人之将死,愈发的想念过往。
元后是先帝的发妻,少年夫妻,十几年相濡以沫,元后陪伴着先帝从不受宠的皇子一路成长为真正的九五之尊。
原本以为能够白头到老,没想到,还是输给了权利。
夫妻相疑,父子反目……只剩下了一个最无辜的二郎。
先帝心软了,便想好好补偿这个早就被他抛弃的儿子。
当然,又或者是先帝知道了杨复礼夫妻在雍州的种种业绩。
建城池、修水渠,开垦荒地,教化野人,发展商业……只两年时间,杨复礼这个半路找回来的皇子,就在雍州站稳脚跟,并四面开拓,占据了岭南的大片地盘。
先帝首先是皇帝,然后才是父亲。
他选择继任者,也是要看这个儿子能否担得起这份重担?
杨家的江山,不能断送啊。
而杨复礼在雍州的表现,足以证明,他是个非常优秀的上位者,完全够格做大雍朝的皇帝。
先帝便认定杨复礼为继承人。
郑太后反倒是那个勉强答应的人。
但,在杨复礼面前,郑太后却以功臣自居。
仿佛没有她这个“慈母”提醒,先帝早就忘了岭南还有个儿子。
既然是“功臣”,又占着母亲的名分,郑太后更加觉得自己有资格决定杨复礼的婚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