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煮麻辣烫论英雄】(1 / 2)

重生野性时代 王梓钧 3723 字 3个月前

“喜丰和旭日升的冰茶之战,好像在北方有些不顺利?”耿忠说。

宋维扬道:“从来没有所谓的冰茶之战,都是旭日升炒作出来的,他们在蹭喜丰的新闻热度。如果没有喜丰冰茶打响名气,旭日升从银行里都没法再贷款,更不可能有钱大肆扩大规模。”

耿忠说:“但旭日升确实起来了,而且在北方大城市里卖得比喜丰冰茶更好。”

宋维扬笑道:“我们可以算笔账,旭日升给出的销售返利最高是40,再抛去经营、生产、运输、储藏、税收等成本,你觉得还能够赚钱吗?卖多少亏多少!”

“但旭日升可以先占领市场,再进行调整,喜丰打算如何应付?”耿忠问。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宋维扬笑道。

“这是《桃花扇》里的句子,宋老板喜欢古代文学?”耿忠问。

宋维扬说:“都是闲书,随便看看。”

“那你最喜欢哪位文学家或思想家?”耿忠的采访方式非常跳脱,想到哪儿问到哪儿,回去再总结整理。

“太祖。”宋维扬道。

“太祖?”耿忠稍微有点惊讶。

宋维扬点头道:“《毛选》我通读了好几遍。”

“厉害!”耿忠说。

宋维扬笑道:“如果真有什么冰茶之战,那喜丰和旭日升谁胜谁败,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这从《毛选》里面就能看出来。”

耿忠端着小本本问:“怎么讲?”

宋维扬说:“太祖的军事理论有个重要原则,那就是战争初期就要确定好路线和目标。初期选对了,剩下的只是执行问题,初期选错了,战术指挥再厉害,也只是小胜而已。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也说,战争初期犯下的错误将无法纠正。”

“你觉得旭日升犯了哪些错误?”耿忠问。

宋维扬说:“首先,他们的军队建设就错得离谱。旭日升原本只是个供销社,一直跟农民打交道,他们的公司骨干大部分是农民。我不是说农民不好,现在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也是农民出身,我妈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当一家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大部分是农民的时候,那么这家公司的眼光、意识和行为方式就有巨大局限。即便旭日升能够成长起来,这些农民能跟得上公司发展步伐吗?”

耿忠说:“做大了以后,可以引进优良人才。”

宋维扬摇头道:“没用的,规模越大,越难调头。如果旭日升做大了引进人才,那这些人才该怎么定位?如果让人才做中层管理者,那决策的还是老人,毫无作用。如果让人才做高管,那以前的元老怎么办?自己内部就要先打起来!”

历史上,由于旭日升内部管理混乱,终于决定引进优秀人才,一口气挖了30多个博士、博士后和高级工程师。这些人全是牛逼到爆的高手,以前在可口可乐等大公司任职,甚至有一个是可口可乐的中国区销售主管。

但结果呢,立即陷入内部权力斗争,元老们处处看这些优秀人才不顺眼,优秀人才也觉得那些老家伙碍事儿,公司管理变得比以前更加混乱。

如果不引进优秀人才,旭日升还有可能多活几年。

耿忠问:“还有呢?”

宋维扬道:“其次,旭日升的战略方向有问题。他们现在不顾一切的跟喜丰抢市场,甚至是自杀式攻击。这完全没必要啊,茶饮料在中国市场是空白的,完全还能再多容纳几家企业和平发展。旭日升偏要玩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把戏,他们这样做,或许能让喜丰稍微不顺,但无法动及喜丰的根本。现在这种时候,应该是稳步发展自身,建设好团队和渠道,打得头破血流有意思吗?”

耿忠问:“喜丰的选择是什么?”

宋维扬道:“喜丰根本就没把旭日升当成对手,我们的敌人应该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现在就像抗战时期,鬼子入侵,应该一致对外,军阀之间不应该自相残杀。”

“你好像对外资很敌视?”耿忠道。

宋维扬说:“中国改革开放只有十多年时间,就好像一个婴儿,而那些外资却是身强力壮的大人。现在壮汉闯进家门,把一个个婴儿扼杀在摇篮中,我能不敌视吗?”

耿忠道:“但外资也带来了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

“经验和技术都可以慢慢学,洋人不会好心教我们。”宋维扬说。

耿忠问:“你准备怎么抵抗外资?”

宋维扬道:“认真做企业,认真做产品。”

“就这么简单?”耿忠惊讶道。

“足够了,”宋维扬说,“外资并不可怕,外国人其实不了解中国市场,我们在本土作战有着天然的优势。”

耿忠道:“两可乐水淹七军怎么解释?中国饮料市场一下子就沦陷大半壁江山。”

宋维扬反问:“如果那七大品牌都是私营的,有可能出现这种事吗?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早在十多年前,就想打入中国市场,但一个天府可乐就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

耿忠笑道:“这个问题不方便细说,还是聊聊你自己吧。听说,《千纸鹤》那首歌是你亲自写的?”

“我就写了歌词,哼了一下基本旋律。”宋维扬道。

“你很喜欢音乐?”耿忠问。

宋维扬道:“嗯,喜欢唱歌,也喜欢听歌。”

耿忠问:“喜欢哪些歌手?”

宋维扬说:“披头士、枪花、beyond、黑豹,老崔也算一个。”

“都是摇滚?”耿忠笑道。

“年轻人就该摇滚一些。”宋维扬说。

耿忠道:“最近听朋友说,有一首《同桌的你》挺不错,你怎么看校园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