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润回头一看, 太子不知什么时候也走在了他们的后面。
要知道在朝上时,太子与二皇子都站在群臣队伍的最前列, 而姜秀润这种冷水衙门的主司, 都要站在殿门口了。
她自认为脚程不慢, 却被这两个人先后追上来, 也是够烦的。
凤离梧一脸冰霜, 凤舞倒是和煦一笑道“不过闲聊, 殿下要不要我与姜主司一句一句与您重复一遍”
于是凤舞与殿下和姜秀润就此散开。
早有懂事的太监, 给殿下单独开辟了一张小桌子, 桌子上摆好了清粥卤蛋。
姜秀润陪着太子坐下, 一口一口地吸溜着软糯顺滑的粥, 二人谁也不说话。
其实凤离梧是在等着姜秀润解释,谁知她却不开口。
于是一顿早饭也食得郁闷无比。
待得吃了早饭后,姜秀润便与太子告辞, 回了府衙去办差事去了。
虽然临近冬季,可是若在入冬冻土前, 水渠不能修建好,势必影响来年的播种。
当初农司提倡的桑蚕税,很好的抑制了庶民弃田养蚕的势头, 又掀起了开辟荒田的热潮, 可若水渠不能跟进,在一些春夏两季缺水的乡郡, 也不会增产, 填补那些缺失了的粮食空缺。
所以姜秀润手头的事物其实还很多, 尤其是这次修建水渠,朝廷并未太多拨款,大部分修建所需的金,还要农司自行解决。
其实仔细说来,水渠的修建,甚是浩大。临近江河之处,不过是开凿数里的水渠便好。可是在那些真正缺水的地方,兴修水利的蓄、引、灌、排等环节一样都不能缺少。
修凿蓄水的水库,便是耗费金银的大工程了。而太子从郑工匠那得来的图纸里,更是将大齐的四大河流皆引入网中,一旦开凿成功,便可以让四水循环往复利用,再不用愁旱涝之忧了。
可是图纸画得轻巧,到了实际便需要极强的协调力和判断力。
姜秀润必须集中精神,吩咐属下处理这些繁琐的细事,将脑子塞得满满的结果就是顾不得烦恼那些有的没的。
中午府衙的官吏们聚在一处午餐时,隔壁相邻几个吏司的人过来串门子,闲言碎语些洛安城里的轶闻,便有人向姜秀润求证,说太子府新近要纳娶杨家嫡女如絮,可是真的
姜秀润含笑道,太子的私事哪会跟她来说,若是好事近了,自然会下帖子,到时候大家再准备礼包红封也不迟。
她表现如常,倒叫众人忘了姜禾润是太子的大舅子的事情。一时众人唏嘘,直说那杨如絮才貌出众,出自与孟家比肩的杨家,堪称洛安城里第一等的才女,可不是番邦进贡的质女们能比的。此女为太子正妃才能叫天下人信服云云。
姜秀润也跟着众人一头。
这个杨如絮,她是一早便听说的,的确是个品貌兼优,还能生养的女子
只是前世里,这位才貌皆上品的女子,并不是嫁给了太子,而是成为了皇帝纳娶的妃子,入宫没多久,就怀了龙种,一举给后宫增了龙凤双胎,荣光无限,被册封为皇品贵妃。
在姜秀润被沉溺前,宫里已经准备新后册封大典,皇贵妃马上就要变成正宫皇后娘娘了。
但今世,也不知哪儿出了岔子,竟然影传太子殿下要纳娶杨家如絮,这不是后娘变老婆的架势
但一细想,便也不奇怪了。前世里这时的太子疾病缠身,皇权被架空,虽然与皇帝较量不断,却明显落了下风。杨家的好货自然是要往宫里送的。
可是今世太子稳健,处处压了皇帝一头。杨如絮那等步步为营的女子,自然是要选英俊年轻的太子,而不会嫁给宫里的老头子了。
如果是几天前骤然听闻这样的消息,姜秀润的心里也许会很不舒服。
可是被当头棒喝,清醒了之后,倒是能提醒着自己波澜不兴了。
毕竟异国的质女们还是不能搬上台面。
现在太子与皇帝两党斗得紧,与远在境外的那些个诸国相比,拉拢本朝的大世家才是当务之急。
如果她是太子,也会毫不犹豫地纳娶杨家女,扶为正妃,稳固自己党羽的势力。
当日晚上,姜秀润抱着一堆图纸回太子府时,已经甚晚了,本以为太子应该早早安歇了,可是听浅儿说,太子压根没有回府,据说是赶赴杨家的宴会去了,据说宴会要举行得通宵达旦,看样子,太子今晚是不会回太子府去了。
姜秀润听完后,便吩咐浅儿给自己准备竹盐温水泡脚,用大木盆从脚底一直泡到腿肚子,血脉畅通,舒坦极了。
既然太子没回来,她也不必假装用功专研图纸搪塞陪太子就寝的差事,只让浅儿拿了一本写得天花乱坠的游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期间服侍瑶姬的桃华倒是几次派人传信过来,说是曹姬与田姬那边都派人过去给瑶姬捎话,说是第二日要在花园子里一同吃茶,邀着瑶姬也一起过来吃茶。
姜秀润挥了挥手,让桃华打发那些人,说瑶姬又害了体虚凉汗的毛病,见不得风,不能去吃茶了。